看似團費低廉的黑“一日游”,其核心收入完全在游客購物中的分成中取得,每輛車購物金額至少過萬才能保本。近日,有黑導游資深從業(yè)者向本報詳細講述了北京非法“一日游”的生態(tài)與模式。
在看似簡單粗暴的“非法一日游”背后,其實是嚴絲合縫的巨大利益鏈條。
團費全被“票提”拿走
爆料者講述,天安門廣場、故宮等景點,游客時常會碰到發(fā)旅游小廣告的人,行話稱其為“發(fā)片的”,他們是黑“一日游”行業(yè)的起始端,也是最底層。他們不會與游客交談,工資一般是100元一天。
“發(fā)片的”干得好,可上升為“票提”。“票提”可開口拉攏生意,游客的團費、電話和住址,都由“票提”掌握。
“票提”是非法一日游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爆料人表示,黑“一日游”游客所交團費全是票提個人收入,故“票提”完全掌握團費的議價權(quán),最低甚至可以不要錢。
為何會有零團費?爆料人透露,團費只是“票提”收入的一部分,除此以外,黑“一日游”的車老板還會按行情給“票提”一筆提成,約每位游客50至150元不等,行話叫“倒打”。因此“票提”每拉一個人,至少有一筆“倒打”,哪怕沒團費。
游客分包再收一筆中介費
拉客后,票提會將全部游客資料交給另外一個人,行話叫“傳人的”。此人負責將游客資料分配給各個車主,并提前替車主支付“票提”所得。同時,“傳人的”從車主手中收取中介費,收費標準約為每位游客10-30元。
所謂車主,是指擁有車輛、導游等資源的“大人物”,他們負責安排一日游,并與購物點聯(lián)系分成。“傳人的”程序結(jié)束后,就進入了利益鏈的核心區(qū)域。
“下貨如果不上萬,車主就會賠錢”
拿到游客資料,車主會與租車公司聯(lián)系租車,并派手下導游跟車。爆料人介紹,非法一日游所租車輛,往往都是正規(guī)車輛,一般選用45座的中型車。
至此,可初步估算車主發(fā)一輛45人的車所需的成本包含租車費用、租小車去賓館接乘客費用、此前付給票提的“倒打”費用、“傳人費”。
粗略算下來,車主每發(fā)一班車的成本在5000-10000元之間,還不包括旅游景點的門票費用、汽車油費等。
爆料人表示,車主的盈利全靠強迫游客購物,在行話里,叫“下貨”。車主與商店通常以5:5或4:6進行分成。按此計算,當游客購物金額在一萬元左右時,車主能拿到5000元左右;而如果不到一萬元,這基本上就是一單賠本買賣。
如果一輛車一天購物一萬元,那么意味著45名游客,平均每人要在購物上花費222元。而爆料人表示,實際情況是平均每輛車都會被強制購物四五萬元。
黑導游收入主要靠“下貨”
導游的收入如何計算?爆料人說,導游的收入直接與游客的購物金額掛鉤。一般情況,車主所占的購物份額,去掉成本后有10%是歸導游所有,這是黑導游的主要收入。
除此以外,黑導游也可通過增加自費項目收費、跳過已收過費的自費項目,以及到假景點游覽以節(jié)省門票開支,增加個人收入。
爆料人介紹,黑導游一般是跟著固定車主,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契約關系。
他們沒有基本工資保障,“下貨不好”的導游,車主會“不想要了”,而“下貨厲害”的導游,則可能成為車主間爭搶的香餑餑。